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进展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公共技术平台

科研进展

2025/4/3 大健康研究院发现通过mRNA技术在体内编程耐受性APC,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育才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Generation of tolerogen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vivo via the delivery of mRNA encoding PDL1 within lipid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首创低免疫原性LNPs递送PD-L1 mRNA策略,成功在体内直接编程生成tol-APC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了解更多
2025/3/20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炎症的发生机制和干预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脱髓鞘通过髓鞘碎片内的溶血磷脂丝氨酸(lysophosphatidylserine,简称LysoPS)介导小胶质细胞炎症应答并损伤Aβ清除功能,从而促进AD病理进程以及记忆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了解更多
2025/1/9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报道通过生物力学机制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理论和新策略

该研究提出了基于生物力学机制促进HSCT的新理论和新策略,研究表明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介导的机械重塑机制,可以显著促进人脐血HSC的归巢和植入。

了解更多
2024/12/20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揭示Hsp90动态机制的原子分辨率图景

该研究利用液体核磁共振(NMR)技术,首次在原子分辨率上解析了Hsp90在ATP循环中的多层次动态机制,揭示了构象转换、底物结合与能量屏障调控之间的协同关系。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分子伴侣Hsp90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抗癌药物开发中的潜力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了解更多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新颖烯二炔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潜力 2024年3月14日,大健康研究院黄勇研究员团队在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NA interaction and cleavage modes of anthraquinone-fused enediynes: A study on tiancimycins, yangpumicins, and their semi-synthetic analogues”的研究论文

查看详情2024/3/21

先导医学与前沿技术研究所代谢增强型CD19 CAR-T临床研究项目入选AACR 2024最新突破性进展口头报告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先导医学与前沿技术研究所王兴兵教授承担的“代谢增强型CD19 CAR-T临床研究(IIT)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最新突破性研究口头报告(Late-Breaking Minisymposium)。

查看详情2024/3/18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揭示了tRNA片段调控脑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机制 2024年3月8日,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刘强团队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ging-induced tRNAGlu-derived fragment impairs glutamate biosynthesis by targeting mitochondrial translation-dependent cristae organization”的文章

查看详情2024/3/12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在咽—脑轴调控焦虑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4年3月7日,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张智团队与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敬武团队合作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A pharynx-to-brain axis controls pharyngeal inflammation-induced anxiety的文章,揭示了咽部炎症状态下,咽—脑轴驱动焦虑情绪发生的神经环路机制。

查看详情2024/3/11

大健康研究院白丽团队揭示影响瘤内iNKT细胞运动和功能的新机制 2024年2月9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白丽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tility and tumor infiltration are key aspects of 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 anti-tumor func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巨噬细胞和肿瘤VCAM1调控瘤内iNKT细胞运动和功能的相关机制。

查看详情2024/2/20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揭示人类ABCC2跨膜转运胆红素的分子机制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陈宇星教授和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类合胆红素转运蛋白ABCC2的无配基(apo-form)以及分别结合底物类似物和ATP/ADP的三种状态的三维结构,整体分辨率分别为3.6、3.3和3.6 埃。

查看详情2024/2/18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在METTL15调控线粒体核糖体装配与细胞乳酰化修饰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阐明METTL15、hsRBFA和12S rRNA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METTL15在线粒体基因表达中的调控作用,在本研究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张亮和吕梦琪分别解析了甲基转移酶METTL15单体,METTL15与甲基供体SAM二元复合物,METTL15-SAM-hsRBFA三元复合物以及METTL15-SAM-hsRBFA-12S rRNA四元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查看详情2024/2/18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揭示不同脾脑轴环路调控疼痛诱发的脾脏不同免疫反应 2024年1月30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张智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不同脾脑轴环路调控疼痛模型中脾脏截然相反的T细胞免疫反应。

查看详情2024/2/18

大健康研究院全球遴选项目发现肌肽通过维持胞内pH稳态及溶酶体活性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2023年12月4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署名文章 Carnosine reg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pH homeostasis promotes lysosome-dependent tumor immunoevasion 在 Nature Immunology 杂志发表,该研究发现当肿瘤细胞处于缺氧条件,Warburg效应增强。

查看详情2024/1/22

皖ICP备11001006号-1

地址:合肥经开区宿松路与观海路交口西北角   电话:0551-63661339   邮箱:ihm@ihm.ac.cn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