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进展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公共技术平台

科研进展

2025/4/3 大健康研究院发现通过mRNA技术在体内编程耐受性APC,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育才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Generation of tolerogen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vivo via the delivery of mRNA encoding PDL1 within lipid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首创低免疫原性LNPs递送PD-L1 mRNA策略,成功在体内直接编程生成tol-APC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了解更多
2025/3/20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炎症的发生机制和干预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脱髓鞘通过髓鞘碎片内的溶血磷脂丝氨酸(lysophosphatidylserine,简称LysoPS)介导小胶质细胞炎症应答并损伤Aβ清除功能,从而促进AD病理进程以及记忆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了解更多
2025/1/9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报道通过生物力学机制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理论和新策略

该研究提出了基于生物力学机制促进HSCT的新理论和新策略,研究表明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介导的机械重塑机制,可以显著促进人脐血HSC的归巢和植入。

了解更多
2024/12/20 前沿交叉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揭示Hsp90动态机制的原子分辨率图景

该研究利用液体核磁共振(NMR)技术,首次在原子分辨率上解析了Hsp90在ATP循环中的多层次动态机制,揭示了构象转换、底物结合与能量屏障调控之间的协同关系。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分子伴侣Hsp90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抗癌药物开发中的潜力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了解更多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新的肿瘤免疫抑制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 8月4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周荣斌教授及合作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Pituitary hormone α-MSH promotes tumor-induced myelopoiesis and immunosup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下丘脑-垂体轴及其产生的激素α-MSH在介导肿瘤诱导的髓系造血和免疫抑制中的关键作用。

查看详情2022/8/4

大健康研究院证明异二价化双表位纳米抗体在体内外高效中和含奥密克戎在内的新冠变异株 2022年7月29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金腾川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及美国德州大学合作者们共同在Cell Research杂志(IF=46)在线发表题为“Hetero-bivalent nanobodies provide broad-spectrum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including Omicron”的研究论文。

查看详情2022/8/2

大健康研究院开发新型口服抗生素递送载体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朱书教授与王育才教授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发表了题为Glucosylated nanoparticles for the oral delivery of antibiotics to the proximal small intestine protect mice from gut dysbiosis的文章。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口服抗生素递送载体,该载体能够高效促进抗生素的口服吸收,同时有效降低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稳态的破坏。该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及PCT发明专利。

查看详情2022/7/8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肝脏定居NK细胞的异质性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教授与中国科大彭慧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Ly49E separates liver ILC1s into embryo-derived and postnatal subset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首次揭示了肝脏定居NK细胞(即肝脏ILC1s)的异质性,发现其由两个不同起源和功能的细胞亚群组成。

查看详情2022/5/5

大健康研究院在免疫学领域连续取得进展 2021年11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健康研究院院长田志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魏海明及安徽医科大学李家斌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IF=18.19)在线发表题为“Restoration of HBV-specific CD8+ T-cell responses by sequential low-dose IL-2 treatment in non-responder patients after IFN-α therapy”的研究论文。

查看详情2021/12/16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ASC去谷胱甘肽化修饰是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关键检查点 2021年8月3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白丽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JEM)发表题为“ASC deglutathionylation is a checkpoint for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ASC谷胱甘肽化修饰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O1促进ASC发生去谷胱甘肽化,这一作用机制是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关键检查点。

查看详情2021/12/16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Foxo1在iNKT细胞不同功能亚群的发育分化和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差异 11月16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白丽教授课题组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发表题为INKT Subsets Differ in Their Developmental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n Foxo1的研究论文,揭示了Foxo1在iNKT细胞不同功能亚群的发育分化和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差异。

查看详情2021/11/16

大健康研究院揭示相分离在肠道和肝脏NLRP6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的作用 近日,来自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朱书课题组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吴皓课题组科研人员发现了NLRP6炎症小体组装过程中的“秘密”——液液相分离,打开了“相分离”在炎症小体研究的大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Cell。

查看详情2021/10/22

皖ICP备11001006号-1

地址:合肥经开区宿松路与观海路交口西北角   电话:0551-63661339   邮箱:ihm@ihm.ac.cn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