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9/3
来源:
成果名称:无需设备依赖的基因编辑动物建模新技术
一、成果关键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CRISPR/Cas、多物种编辑、高通量
二、应用领域:
(1)常见的模式动物的基因编辑(小鼠,大鼠,兔子、猪等);
(2)单基因或多基因的敲除,也可以实现复杂基因编辑;
(3)适用于尚未建立受精卵等植入前胚胎培养体系、核移植技术体系、基因打靶体系的哺乳动物的基因编辑;
三、成果创新点:
一种操作简单、不依赖任何设备、成本低、高通量、胚胎存活率高且适用于不同物种的基因编辑动物模型构建方法。采用非侵入性递送方式,利用新型递送技术将CRISPR/Cas以RNP复合物形式递送至受精卵,体外孵育短至6分钟,即可实现目标基因的精准编辑。本技术无需处理胚胎透明带即可实现编辑,能有效避免受精卵损伤;尤其适用于缺乏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未建立干细胞系及基因编辑平台的物种。
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建立一种全新的高通量、高效率、极易操作的基因编辑动物建模新技术,极大降低了制备成本和通量;尤其适用于缺乏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未建立干细胞系及基因编辑平台的物种。
五、技术成熟度及应用前景:
(1)技术成熟度:当前成果已完成实验室阶段核心验证,核心技术方案(含递送系统设计、编辑流程优化)并已提交专利申请,形成完整保护布局。编辑效率:目标基因编辑成功率稳定超 80%,单基因/多基因敲除及复杂基因编辑均能精准实现;
(2)应用前景:1)生物医药领域:可快速构建肿瘤、多种遗传病等疾病的动物模型,为药物筛选、临床前疗效评估提供精准工具,解决传统模型构建周期长、成功率低的痛点; 2)农业育种领域:针对畜禽抗病、高产、优质等性状,实现精准基因编辑(如抗非洲猪瘟的猪模型、高瘦肉率的肉牛模型),突破传统育种周期长(通常需5-8年)的局限,助力培育新一代优良品种;
(3)基础科研领域:填补“缺乏胚胎体外培养体系/干细胞系物种”的基因编辑技术空白(如特色经济动物)。
(4)产业化潜力:专用试剂盒及自动化操作平台的联合开发,可形成标准化产品体系,覆盖高校实验室、生物医药企业、农业育种机构等客户群体,成为基因编辑动物模型领域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之一。
六、意向转化方式:
(1)技术授权合作:按需求提供非排他性授权或一次买断。
(2)联合研发合作: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开发疾病模型,或与高校合作开展畜禽育种研究,成果共享并联合申报项目。
(3)技术服务输出:提供“靶点设计-胚胎移植”全流程服务。
(4)设备与试剂产业化合作:联合开发专用试剂盒及自动化操作平台,通过专利标识及渠道共享拓展市场。
七、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
目前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方案已完成专利申请文件提交,涵盖递送系统设计、编辑流程优化等关键技术点,形成完整的专利保护布局;该技术的优化版本也已开始研制成功,正在获取核心数据,申请专利保护。
成果完成人团队及联系方式:王梦瑶(项光海团队)mengyao10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