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转化项目库 > 成果转化项目库
治疗实体瘤——靶向MC5R口服小分子拮抗剂的开发

日期:2025/9/3来源:

成果名称:治疗实体瘤——靶向MC5R口服小分子拮抗剂的开发

一、成果关键词:MC5R、肿瘤免疫、小分子、拮抗剂、化学药

二、应用领域:

免疫检查点疗法(ICT)在肿瘤治疗中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总体响应率不足30%,亟需发展新的干预手段提升ICT疗效。团队前期工作发现MC5R可以响应“神经应激”并促进肿瘤诱导的髓系造血和肿瘤内髓系细胞聚集,从而抑制肿瘤免疫,且抑制MC5R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并使PD-1抗体抵抗肿瘤转化为敏感肿瘤(Science 2022),提示MC5R是一个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目前仅有少数多肽类分子报道,尚无口服小分子拮抗剂。相比多肽类,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低的成本、便携性与患者依从性。全球肿瘤免疫疗法的市场预计在2033年将达到2960亿美元,开发新靶标新分子单独或者联合使用PD-1等药物是未来肿瘤免疫疗法开发的热点研究和商业化方向。

三、成果创新点:

以MC5R为潜在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概念是本团队2022年首次提出,目前研究靶向MC5R拮抗剂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用制剂治疗皮肤疾病,且已经停止开发。市场上还没有靶向MC5R的口服多肽类或者小分子类拮抗剂被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因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针对该靶点进行研究和药物开发都是极具创新的,并且有重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和商业价值。

四、技术成熟度及应用前景:

通过多轮药物设计、筛选、设计与合成IC50为100 nM以下小分子超20个,最优IC50为0.8 nM。完成初步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动物口服对PD-1不敏感模型有效。后续将进一步优化分子,并评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安全药理学、毒理学、药效等非临床评价,以确定潜力分子是否进入新药临床研究(IND)申报。未来主要的方向包括免疫检查点疗法(特别是PD-1不敏感的肿瘤),以及拓展适应症至慢性疾病。

五、意向转化方式:合作开发或项目入股

六、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Pre-PCC阶段,预计1-2年内申请国内和PCT(优先进入美国和欧洲)专利保护。


成果完成人团队及联系方式:周荣斌课题组:富炜涛博士,微信同电话15067755870。

 

 


更多文章

梁言顺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调研时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安徽新闻联播】梁言顺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调研时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大健康研究院成功中榜江西吉安市2025年度“揭榜挂帅”项目 “合肥市创投城市计划·大健康研究院”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系列项目路演(第十期)顺利举办 大健康研究院引进创新企业阿法纳生物带状疱疹mRNA疫苗获CDE临床批件 大健康研究院引进孵化企业中生医疗4光21色BioCyteX流式细胞仪获证上市

皖ICP备11001006号-1

地址:合肥经开区宿松路与观海路交口西北角   电话:0551-63661339   邮箱:ihm@ihm.ac.cn 技术支持